不要让它消失——索达吉堪布的牛津记忆⑦
2015.10.13
有 挑 战 的 话 题
17点30分,按计划,我在牛津大学彭布鲁克学院(Pembroke College)的皮切特礼堂做演讲,题目是“跨文化译传藏传佛教之人生感悟” (Reflectionson a Life of Teaching and Translating Tibetan Buddhism Across Cultures)。
当时被告知这个题目,我有点犹豫,讲自己的事情,我一直不太能接受。个人的事,和佛法的甚深道理相比,毕竟太微不足道。但是,邀请方一再坚持,说希望听一听我作为藏族人,如何跨越文化差异,翻译藏文经论的,并告诉我西方人喜欢了解个人经历,从中可以得到启发。想来想去,如果能利益这些人,我就随顺一下吧。也许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不同,不如试着跨越一下。
主持人是乌瑞可(Roesler)教授,我一边听她介绍,一边在想,选这个题目,可能就是她和同事的主意。
不管怎样,演讲还是开始了。
不 要 让 它 消 失
我回忆了在自己的人生中,不断更换“榜样”的经历:
很小的时候,我希望做个优秀的牧人;后来发现医生不错,就希望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医生;再后来又觉得做教师好,就想成为一名慈悲的老师,所以读了师范学校;结果到最后,成了一个做翻译和讲法的僧人——也是老师,只不过是出世间的老师。
回想起第一次由法王如意宝安排做翻译的情景,我说:“当时翻译的动机特别简单,不是为了赚钱和名声,就是为了利益众生。不仅仅利益这一代的众生,还有未来世世代代的。”
演讲中,我特意强调:“藏传佛教虽然有各种仪式,供灯等积累福报也很重要,但佛教的核心,其实是心灵教育,其真正目的是利益众生。喇荣的培养目标不是成就个人利益,而是让更多人获得能利益和帮助他人的能力。”
从语言学的角度讲,我提醒说:”一种语言消失了,一个民族就消失了,这个民族的智慧结晶——文化也就消失了,尤其是少数民族、劣势民族。所以,保存这些语言至关重要。“
翻 译 的 流 水
演讲结束后,到了问答环节。一位学者很担心地问:“如果把藏文文献译成其他语言,很多人就没有学藏文的必要了,这样不会促成藏文消失吗?”
我不假思索地回答:“佛陀的教法属于所有众生,每个人都可以得到,就像水一样。把藏文佛教典籍译成其他语言,是为了利益众生,让这些教法流传下去。
通过翻译,可以让其他文化背景的人了解、珍惜我们的文化,这更有利于藏文化的流传和保藏。如今东西方很多学者,受到佛教利益众生的思想影响后,一直努力把藏文古籍译成其他语言,也有人致力于研究和保护藏文化。我相信这些工作有很大帮助,让这个文化更不容易消失。
另一方面,懂藏语的藏族人更要认真学习、掌握自己的文化,否则自己没有继承,其他民族也没有机会接触,这种文化很快就会消失不见了。”
因为主题和藏文化有关,所以我用藏语演讲,由一位牛津毕业的藏学学者翻译成英语。
演讲结束后,我到礼堂旁边的休息室,又接待了一些听众,晚上八点多才慢慢离开。回到酒店,我才想起,晚饭还没吃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&vid=t0329in2318
| 影像记忆 |
牛津大学演讲
“跨文化译传藏传佛教之人生感悟”
我的成长经历
完整视频
智悲佛网-大学演讲-第36期
跨越历史的柔波
http://www.zhibeifw.com/cmsc/list.php?fid=986
官方公众号:sdjkb2014|账号:索达吉堪布
推荐阅读:
友情提醒